中国制造业12月PMI

2017年1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11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至51.6%。至此,中国制造业处于景气复苏的轨道中:在过去12个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达51.6%,显著高于去年总体水平1.3个百分点,同时也持续处于大于50%的扩张区间。

 

阅读全文

若需查看全部内容,请简单填写以下信息,您将浏览由CEIC分析师撰写的本篇文章,其中包含详细数据、图表以及分析。

 

通过提供以上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们联系您。点击这里了解更多信息。

 

 

2017年1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11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至51.6%。至此,中国制造业处于景气复苏的轨道中:在过去12个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达51.6%,显著高于去年总体水平1.3个百分点,同时也持续处于大于50%的扩张区间。

 

 

按制造业企业规模统计,大型企业PMI为53.0%,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下降0.1和1.1个百分点至50.4%和48.7%。2017年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是个景气恢复的好年头。其年均PMI达52.8%,远高于中小型企业的50.5%和49.0%。

 

 

从制造业PMI的分项可知,生产指数(54.0%)和新订单指数(53.4%)处于景气区间,二者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2.0个百分点至48.0%,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去库存持续进行中。但从业人员(48.5%)和供应商配送时间(49.3%)均处于收缩区间,显示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持续不旺,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基本面的复苏改善了全球贸易环境,使得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在12月分别录得51.9%和51.2%,分别比上月上升1.1和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提升。

 

 

 

 

以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之差计算的国内订单指数较11月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需求的边际下行。

 

 

同时,以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之差计算的企业补库存意愿由于原材料库存下降而出现下行。

 

 

在价格水平方面,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在连续两个月回落后重新上行,作为工业品价格指数(PPI)的先行指标,这两者的边际上行或使即将公布的12月份PPI获得支撑。

 

 

感谢您阅读本篇分析。

 

本篇分析中的数据引用自: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选择邮件订阅,了解CEIC研究团队发布的更多专业分析与数据,以及CEIC数据库的相关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信息邮件订阅